梁锡雄与新会老陈皮故事新闻 - 凤凰财经周刊

梁锡雄与新会老陈皮故事
2022-05-23 11:33:34   来源:    
评论:0

在江门市新会区圭峰山永镇山门的牌坊对面,有一间名叫雍雅堂陈皮收藏馆,陈皮收藏馆共300多平方米,古色古乡,正门是用行书书写的雍雅堂招...
    在江门市新会区圭峰山“永镇山门”的牌坊对面,有一间名叫“雍雅堂”陈皮收藏馆,陈皮收藏馆共300多平方米,古色古乡,正门是用行书书写的“雍雅堂”招牌,入木三分。这间陈皮收藏馆,灯火辉煌,馆内的各式各样的老陈皮,琳琅满目。走进“雍雅堂”,陈皮芳香扑面而来,这是正宗的新会老陈皮散发出来的醇香味!300平方米的老陈皮店铺里,摆满了新会不同年代,各个产区的陈皮,有产自新会梅江、东甲的;还有来自新会天马、三江的,有10年、20年的陈皮;还有50年、60年、甚至80多年的的“老陈皮”!

这间“雍雅堂”陈皮老店,在新会街知巷闻,有着很好的口碑,新会街坊们和来自各地游客都说,这是一间老陈皮的专门收藏店铺,童叟无欺。大堂中央,摆放着一个清代青花人物大罐,里面装满了数十斤的老陈皮,收藏馆左面墙壁上,有三层陈列架,上面摆放着用不同时代的瓶子,装满了一瓶瓶老陈皮,从20年至80年,品种多样,这一瓶瓶尘封数十年的老陈皮,标注的字迹已经泛黄,甚至泛白,令人唏嘘不已。

这间陈皮老店的主人名叫梁锡雄,30多年来,风云江门收藏界和饮食界,经历了许多人生沧桑。如今,洗尽沿华,他如老陈皮一般,平淡自然,说起自己的收藏故事,梁锡雄感慨良多。

收藏故事一:从事饮食行业和古玩收藏30多年

提起梁锡雄,以及梁锡雄经营饮食业,老一辈的江门人几乎无人不晓,上世纪90年代,是梁锡雄经营饮食业最辉煌的年代。那时的梁锡雄意气风发,在江门市区及新会区,经营多间饮食老字号。“那时候,江门最为出名一道菜式,就是陈皮鸭!”说起当年的风采,梁锡雄感叹。

也就是那个时候,梁锡雄开始收藏陈会陈皮。他拿出了几包2两装“新会特产陈皮”的礼品盒说:“这是在20多年前,在我经营饮食行业时,制作的陈皮礼品,而里面的陈皮已经有15年,算起来,这些陈皮有30多年了”!

梁锡雄说:“其实我自小就认识陈皮,小时候,有亲戚住在东甲村,经常上门走亲,亲戚家里,挂着一串串新会东甲陈皮,我们吃的每一道菜,几乎都放有陈皮,小时候就爱上了新会陈皮。”

除了陈皮,梁锡雄还是江门市收藏研究会副会长,在“雍雅堂”陈皮收藏馆,摆放着一件件唐宋元明清代的瓷器,与新会陈皮相辉影,使整个收藏馆更加精致美观、博雅厚重!

“江门古玩市场是全国最早的古玩交易市场之一,位列广东省第二,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闻名全国。”梁锡雄说。据介绍,侨乡江门,祖籍于此的华人华侨众多,长期在外国生活的他们培养了收藏古玉器等文物的爱好,并随着回乡探亲或者回流,把这些文物带回家乡,这种古玩收藏文化也自然流入了江门。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,浮石街和上步路之间的“故衣街”形成了江门古玩市集的雏形,该街道以买卖清代到解放前的旧衣服而得名,后来发展到同时有大量的陶瓷、字画、玉器、旧家具等交易。

收藏故事二:宋代茶盏与老陈皮相辉影

在“雍雅堂”陈皮收藏馆,古玩数量最多的是宋代茶盏,在二楼夹层,或是用来招待客人茶具,都有为数不少的宋代茶盏。梁锡雄介绍,这些茶盏都是几十年来,他跑遍大江南北,收购回来的。

梁锡雄介绍,宋代茶盏造型简洁、素雅朴实,是一种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。宋代茶盏刚柔相济,其线条的走向、曲与直的变化,都能完美和谐地统一在同一整体之中,不张不驰,组合成一种造型优美的器物。在宋代,颇有名气的官窑、建窑、哥窑、定窑,钧窑、龙泉窑、吉州窑等都普遍烧制茶盏,其中建窑、吉州窑烧制的黑釉、褐釉茶盏特别有名。品种有兔毫盏、油滴盏、曜变盏、鹧鸪斑茶盏、剪纸贴花茶盏、木叶纹茶盏等。

“在宋代,我国的茶文化进入鼎盛为期,这些宋代老茶盏,配上新会老陈皮或茶叶,就是现代饮茶的最高境界,许多时候,不少至亲好友来这里相聚!”梁锡雄说。

收藏故事三:走街串巷收藏老陈皮

在“雍雅堂”陈皮收藏馆里,收藏着新会老陈皮超过一千斤,说起这些“宝贝”来历,梁锡雄介绍,这是他经过20年来,在新会梅江村、东甲村、天马村、茶坑村走街串巷,深入民居收藏而来。20多年来,有着许多故事。印象最深的是在10多年前,梁锡雄在东甲村里,看到一户人家正在旧房改建,把原来的建于上世纪60年代瓦砖屋拆掉,敏感梁锡雄意识到会有意外收获,果然,他在大厅夹层里,发现了一包30多年的产于东甲村的老陈皮,足有有3斤重!

“收藏馆里的每一块老陈皮都来之不易,都有着其中的故事,许多朋友都希望我转让一些出去,我真的不舍,这些年来,我把老陈皮当作了知音!”梁锡雄说。

除了收藏老陈皮,梁锡雄还不断挖掘陈皮故事。他介绍,新会陈皮,还蛮有历史的,元末明初不说,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,新会葵商在广州、重庆、成都等地相继开设德隆、悦隆等9家“隆”字商号,主营葵扇又大量经销新会陈皮。清末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的《新会乡土志》记载,新会陈皮为当时主要物产之一。到了民国元年(1912年)前后,新会会城有经营新会陈皮的专营店30间,还在广州西关、上海等地开设批发店。

梁锡雄还收集了许多介绍新会老陈皮典故书籍,其中有一本“张大千演义”,讲述张大千十分喜欢的一道菜式---“陈皮煲老鸭”。当年张大千为了这道菜,用自己画的一幅四尺《梅花》,与朋友换了几片百年老陈皮,终于品偿了这一道名菜,还了心愿----。(黄文生)

聚焦更多热门资讯请扫码关注
免责声明:本站刊发的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立场,若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权益请告知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。